七月二十一的華藏工程,朱師兄問:「禪,印度人的基本定義叫思惟修、靜慮、功德叢林。思惟修、靜慮不難理解,何謂功德叢林?」
思惟修、靜慮是在『因地』的立場而言,功德叢林是站在『果地』的立場而言。一切的功德(不是福報)都需要以禪定作為基礎。有「正定」才能生般若智慧,才能培養善根,才能種植德本。正定是止觀雙運、是心內求法、是思惟修、是靜慮。
華嚴強調「果地覺,因地心」。我們先把「果地覺」拿來當因地修行的標竿。禪修應以覺悟為目標(果地覺),那麼我們用心在因地修行時(因地心)便不會輕易的走錯方向。
若然學子不以覺悟為目標,而是以增福添壽或其他的目的為前提,由於發心的差距,成果必然有異!當然不可能要求每人都以最高的標竿發心,但隨著修行的日子久了、功夫由淺入深、經過不斷的修正與提昇,最後還是要以覺悟為依歸處!
共勉之!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