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為己。修行如是清淨梵行。則能普為一切眾生。…
何以故。菩薩摩訶薩。
1) 自於梵行。不能清淨。不能令他。而得清淨。
2) 自於梵行。而有退轉。不能令他。無有退轉。
3) 自於梵行。而有失壞。不能令他。無有失壞。
4) 自於梵行。而有遠離。不能令他。常不遠離。
5) 自於梵行。而有懈怠。不能令他。不生懈怠。
6) 自於梵行。不生信解。不能令他。心生信解。
7) 自於梵行。而不安住。不能令他。而得安住。
8) 自於梵行。而不證入。不能令他。心得證入。
9) 自於梵行。而有放捨。不能令他。恒不放捨。
10) 自於梵行。而有散動。不能令他。心不散動。
*************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
1) 不以取著業故迴向。
2) 不以取著報故迴向。
3) 不以取著心故迴向。
4) 不以取著法故迴向。
5) 不以取著事故迴向。
6) 不以取著因故迴向。
7) 不以取著語言音聲故迴向。
8) 不以取著名句文身故迴向。
9) 不以取著迴向故迴向。
10) 不以取著利益眾生故迴向。
*************
昨天讀誦的華嚴經第三十二卷「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是敘述十迴向位的第十位「等法界無量迴向」,又稱「入法界無量迴向」。
菩薩住此「入法界無量迴向」,是以「智波羅蜜」而行迴向。此智波羅蜜指的是後得智(妙用),與般若的根本智有所出入。
經文首先舉出善根迴向時,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為首」。疏忽了提出一點是,從十住法門開始,都是敘述菩薩摩訶薩(摩訶意譯「大」,即大菩薩、法身大士)的修行法門,而不是初發心的名相上的菩薩。
菩薩摩訶薩,若能為自己修行這樣的清淨梵行,則能普利益一切眾生。因為菩薩摩訶薩
1) 自己於梵行而不能清淨,便不能令其他的人而得清淨。
2) 自己於梵行而有退轉,便不能令其他的人無有退轉。
3) 自己於梵行而有失壞,便不能令其他的人無有失壞。
4) 自己於梵行而有遠離,便不能令其他的人常不遠離。
5) 自己於梵行而有懈怠,便不能令其他的人不生懈怠。
6) 自己於梵行而有不生信解。不能令其他的人心生信解。
7) 自己於梵行而有不安住,便不能令其他的人而得安住。
8) 自己於梵行而不證入,便不能令其他的人心得證入。
9) 自己於梵行而有放捨,便不能令其他的人恒不放捨。
10) 自己於梵行而有散動,便不能令其他的人心不散動。
菩薩摩訶薩,復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不以取著業、不以取著報、不以取著心、不以取著法、不以取著事、不以取著因、不以取著語言音聲、不以取著名句文身、不以取著迴向、不以取著利益眾生故迴向。
以身作則,學佛的人祇能要求自己、提昇自己、改進自己,而不是向外有所冀求。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1/6/200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