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2, 2008

提疑情

昨天讀誦的華嚴經第四十一卷「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是敘述十定品的第三定「次第遍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第四定「清淨深心行三昧」、第五定「知過去莊嚴藏三昧」、第六定「智光明藏三昧」、第七定「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

幾天前提了一個小疑情:「慧」與「智」的分別?昨天讀誦的第七定就給了我答案。慧是解、智是用。

提疑情有大小之分。小疑情可以有答案,趨向理性;大疑情的答案都屬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議,唯證者方知,趨向心性與感性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菩提道上,提疑情是很重要的一環。疑情在那裡,心就會用在那裡。疑情在如何展現自我,「我」便不會放過任何「出位」的機會。疑情是何謂明心見性,心便常在自省、自斂、自觀、自證。如何提疑情?如何用心?都是一門大學問。若然我們能適當地在這方面下功夫,那個果報真的是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議啊!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一 十地品第二十七之二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善巧方便門。
1. 是無師者。不由他教。自入一切佛法故。
2. 是丈夫者。能開悟一切眾生故。是清淨者。知心性本淨故。
3. 是第一者。能度脫一切世間故。是安慰者。能開曉一切眾生故。
4. 是安住者。未住佛種性者。令得住故。
5. 是真實知者。入一切智門故。是無異想者。所言無二故。
6. 是住法藏者。誓願了知一切佛法故。
7. 是能雨法雨者。隨眾生心樂。悉令充足故。

佛子。譬如帝釋於頂髻中。置摩尼寶。以寶力故。威光轉盛。其釋天王。初獲此寶。則得十法。出過一切三十三天。何等為十。
1. 一者色相。
2. 二者形體。
3. 三者示現。
4. 四者眷屬。
5. 五者資具。
6. 六者音聲。
7. 七者神通。
8. 八者自在。
9. 九者慧解。
10.十者智用。
如是十種。悉過一切三十三天。…

*************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10/6/200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