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誦的華嚴經第三十五卷「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是敘述十地位的第二位「離垢地」及第三位「發光地」。
第二「離垢地」於四攝法中,偏重「愛語」;十波羅蜜中偏重「持戒」波羅蜜。其餘的三攝法與九波羅蜜並非不修,但是適隨自己的能力與所能承擔的部份。
入第二地須先起十種深心: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
菩薩摩訶薩這樣護持「十善業道」,時常無有間斷;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真理的園苑,自己愛樂安住其中;亦勸喻其他的人,令他們安住其中。
此菩薩摩訶薩,更復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菩薩這般護持於戒律,善能增長慈悲之心。
… … …
第三「發光地」於四攝法中,偏重「利行」;十波羅蜜中偏重「忍辱」波羅蜜。其餘的三攝法與九波羅蜜並非不修,但是隨力隨分。
菩薩摩訶薩已淨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清淨心、安住心、厭捨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
菩薩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
菩薩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
所有善根轉更明淨。此菩薩,忍辱心、柔和心、諧順心、悅美心、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不諂心、不誑心、無譣詖心、皆轉清淨。
… … …
我們學佛要隨力隨分,可是如何拿捻這個隨力隨分也是一門學問。力度不夠會做成懈怠,力度過份又會偏差,驕枉過正,做成不必要的逼迫或煩惱!
讓我們一起隨分隨力地修學佛法!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離垢地。…
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間斷。…
是故菩薩。作如是念。我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法園苑。愛樂安住。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
菩薩如是。護持於戒。善能增長慈悲之心…
此菩薩四攝法中。愛語偏多。十波羅蜜中。持戒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
*************
菩薩摩訶薩。已淨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清淨心。安住心。厭捨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
菩薩如是。觀察了知已。倍於正法。勤求修習。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
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捨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
所有善根。轉更明淨。此菩薩。忍辱心。柔和心。諧順心。悅美心。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不諂心。不誑心。無譣詖心。皆轉清淨。…
此菩薩。於四攝中。利行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4/6/200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