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6, 2009

何謂功德叢林?

七月二十一的華藏工程,朱師兄問:「禪,印度人的基本定義叫思惟修、靜慮、功德叢林。思惟修、靜慮不難理解,何謂功德叢林?」

思惟修、靜慮是在『因地』的立場而言,功德叢林是站在『果地』的立場而言。一切的功德(不是福報)都需要以禪定作為基礎。有「正定」才能生般若智慧,才能培養善根,才能種植德本。正定是止觀雙運、是心內求法、是思惟修、是靜慮。

華嚴強調「果地覺,因地心」。我們先把「果地覺」拿來當因地修行的標竿。禪修應以覺悟為目標(果地覺),那麼我們用心在因地修行時(因地心)便不會輕易的走錯方向。

若然學子不以覺悟為目標,而是以增福添壽或其他的目的為前提,由於發心的差距,成果必然有異!當然不可能要求每人都以最高的標竿發心,但隨著修行的日子久了、功夫由淺入深、經過不斷的修正與提昇,最後還是要以覺悟為依歸處!

共勉之!

--

Thursday, July 23, 2009

要頓悟之前,你瞧! 那要踏破多少雙鐵鞋啊!

七月二十一的華藏工程,善淑師姐云:『看到很多禪宗公案,禪師的一個當頭捧喝,學子便立即開悟。而我們勤苦修行,連佛法的門檻也摸不著邊?』

今天收到以下的電郵。對我而言,祇要我們用心求問,答案便自然而至:


海雲和上開示:

成就眾生的,不是禪師,是這個禪法!!!

每一個禪師,都是踏踏實實從腳下功夫來的。

───────────────────────

海雲法師:法筵精點~S171(*擷自*不一樣的禪修開示~17-1)

當年, 無盡藏比丘尼為了自性的覺悟,到處去參訪。他在崇山峻嶺之間,想要找尋善知 識,乞求開示。

他到處行腳,一直想要尋找開悟的因緣。這是很多行者,在求道過程中常有的現象。

本來行者是行在菩提道上,現在卻有很多行者是行在高速公路上,到處找、到處跑……更還有搭飛機世界各地去找,真是壯觀的行者啊!

當然,無盡藏比丘尼是了不起的行者,他在動中能夠修行。他不是沒有「內在的 行」, 他是一位內密菩薩行甚深的行者。

當他在各地勞碌奔波之後,再回到自己的道場,突然間回頭, 看到窗外樹枝上正開得燦爛的花兒,才猛然大悟「春上枝頭已十分」,不是一分、 兩分而已!

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 他整天找春天,原來春天以經到了。 這個可以叫頓悟。 但是, 要頓悟之前,你瞧! 那要踏破多少雙鐵鞋啊! 原來,春上枝頭已十分了!

我們都常常期望著這樣的一個理想、一個目標,自己總是在期望著這個境界趕快來臨。 會的! 總有一天它一定會到! 只是,在它到來之前,這段歷程對我們來說,都是很艱苦的煎熬。

這份煎熬,對於意志脆弱的人,他是受不了的。 因為你企求成功,所以你的心會浮盪不安;因為你追求那個目標,所以你的心── 無法安住在目前的腳下功夫。因此, 那一天對我們來講,它就是非常的遙遠!

誰不期望那個境界呢? 當你把心安在那個境界上, 那麼,你這個內心世界全部會改變!!

有任何人教你,眼前這地方如何下功夫、如何紮根的時候, 你就會想到:「那不是我要的。」

是啊!可是,你不經過這番功夫,又如何達到那個境地呢?


所以在這個地方,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談到「要怎麼下功夫」了。 並不是像慧忠國師所講的──「大唐國裡無禪師」就是沒有禪師。禪師那麼多,怎麼說沒有呢?」

成就眾生的,不是禪師,是這個禪法!!!

每一個禪師, 都是踏踏實實的,從腳下功夫來的。


海雲法師:法筵精點~S171(*擷自*不一樣的禪修開示~17-1)

…………

Wednesday, July 22, 2009

法華經之「開佛知見」與「匯三歸一」

力順師姐問法華經在說什麼?

六祖壇經之機緣品:

『僧法達,洪洲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己及 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 比。』」師又曰:「汝名什麼?」曰:「名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之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 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 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

  「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 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入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 是自開佛之知見。」

  「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 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利?願和尚再垂開示。」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

  「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 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讚曰:「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期望慧能法師的開示,對師姐有所幫助。

--

Tuesday, July 21, 2009

恆順眾生

普賢菩薩的第九大願是「恆順眾生」。

基本的『文義』是「恆常隨順大眾有情的生命」,令眾生歡喜。『理義』是「恆常不違眾緣和合而生的事與物」,那就比文義要求高廣許多。在『法義』上更要「走入生命的洪流,與時空並進」!

昨天跟數位好友共進午餐。天氣是風和日麗、地點是花街樹下、人物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在天時、地利、人和的賞心悅目條件下,我們過了一個極其愉快的下午。一個蠻平淡的中午、一客簡單的膳食,但當我們是以坦誠、欣賞、感恩之心去互動的時候,那感受跟回報是不可思議的(浮誇一點可說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外在環境的因素是助緣、內心情懆的品質是要因。修行就是不斷提昇生命的品質,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讓我們一起努力,改進個人的生命品格,從而拓大改善眾生的生命品質,改良這社會、地球、宇宙生命的洪流…這一切一切的改變,都從我們的起心動念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