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1, 2008
心生尊重
菩薩住此「無著無縛解脫迴向」,是以「力波羅蜜」而行迴向。
經文首先舉出善根迴向時,菩薩是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然後舉出五十九個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所成就的境界。最後第五十九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出生一切甚微細智。
「尊重」是一個很重要的人際關係要素。尊重是互動的、雙方面的。佛又被稱為「世尊」(世間上被尊重的人),是因為他的所有德行都是全方位的圓滿。
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做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同時要懂得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自心自然謙遜,不會張「我」放在第一位。尊重含靈,一草一木,當會珍惜之、愛護之、重視之。當今之世,流行談「環保」。其實沒有「尊重」心,「環保」祇是相上的行動,效益會大打折扣。
「尊重」心是無著無縛縛解的一個首要元素和原動力。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九
佛子。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所謂
1) 於出生死。心生尊重。
2) 於攝取一切善根。心生尊重。
3) 於希求一切善根。心生尊重。
4) 於悔諸過業。心生尊重。
5) 於隨喜善根。心生尊重。
6) 於禮敬諸佛。心生尊重。
7) 於合掌恭敬。心生尊重。
8) 於頂禮塔廟。心生尊重。
9) 於勸佛說法。心生尊重。
於如是等種種善根。皆生尊重。隨順忍可。
*************
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出生一切甚微細智。所謂。
1. 知一切剎甚微細智。
2. 知一切眾生甚微細智。
3. 知一切法果報甚微細智。
4. 知一切眾生心甚微細智。
5. 知一切說法時甚微細智。
6. 知一切法界甚微細智。
7. 知一切盡虛空界三世甚微細智。
8. 知一切語言道甚微細智。
9. 知一切世間行甚微細智。
10. 知一切出世行甚微細智。
乃至知一切如來道一切菩薩道一切眾生道甚微細智。
*************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31/5/2008)
Friday, May 30, 2008
可愛樂
菩薩住此「真如相迴向」,是以「願波羅蜜」而行迴向。
經文首先舉出善根迴向時,菩薩的種種願力。而此其中的三十一個願,是願一切眾生得諸如來可愛樂見、見諸如來甚可愛樂圓滿供養、往生一切無諸煩惱甚可愛樂清淨佛剎…等等。菩薩行方便時,是要眾生得到種種可愛樂的善根。這個「可愛樂」是可圈可點。
一般人談佛法都過份著重不起苦樂受。令人誤解佛法是死寂的、沒感情的。「無情無佛種」,凡夫的情是執著的、是苦、空、無常、無我的。而修行就是轉這個凡夫的境界,到聖賢的常、樂、我、淨的國度。修行是可以很可愛樂的,問題是您能否拿捻到佛法的核心?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可愛樂。國土園林。草木華果。名香上服。珍寶財物。諸莊嚴具。或見可樂村邑聚落。或見帝王威德自在。或見住處離諸諠雜。見是事已。以方便智。精勤修習。出生無量勝妙功德。為諸眾生。勤求善法。心無放逸。廣集眾善。猶如大海。以無盡善。普覆一切。為眾善法所依之處。以諸善根。方便迴向。而無分別。開示無量種種善根。智常觀察一切眾生。心恒憶念善根境界。以等真如。平等善根。迴向眾生。無有休息。
*************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不著世間。不取眾生。其心清淨。無所依止。正念諸法。離分別見。不捨一切。佛自在慧。不違三世一切諸佛。正迴向門。隨順一切平等正法。不壞如來真實之相。等觀三世。無眾生相。善順佛道。善說於法。深了其義。入最勝地。悟真實法。智慧圓滿。信樂堅固。雖善修正業。而知業性空。了一切法皆如幻化。知一切法無有自性。觀一切義及種種行。隨世言說。而無所著。除滅一切執著因緣。知如實理。觀諸法性。皆悉寂滅。了一切法同一實相。知諸法相。不相違背。與諸菩薩。而共同止。修行其道。善攝眾生。入去來今一切菩薩。迴向之門。於諸佛法。心無驚怖。以無量心。令諸眾生。普得清淨。於十方世界。不起執取我我所心。於諸世間。無所分別。於一切境界。不生染著。勤修一切出世間法。於諸世間。無取無依。於深妙道。正見牢固。離諸妄見。了真實法。
*************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30/5/2008)
Thursday, May 29, 2008
隨順
假使一人。盡未來劫。常來求索。以此等物。而惠施之。未曾厭倦而有休息。如於一人。於一切眾生。悉亦如是。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無虛偽心。無希望心。無名譽心。無中悔心。無熱惱心。但
發專求一切智道心。一切悉捨心。哀愍眾生心。教化成熟心。皆令安住一切智智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迴向。盡未來劫。常行惠施。
*************
菩薩了知諸法空 一切世間無所有 無有造作及作者 眾生業報亦不失
諸法寂滅非寂滅 遠離此二分別心 知諸分別是世見 入於正位分別盡
如是真實諸佛子 從於如來法化生 彼能如是善迴向 世間疑惑悉除滅
*************
昨天讀誦的華嚴經第二十九卷「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七」,是敘述十迴向位的第七位「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菩薩住此「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是以「方便波羅蜜」而行布施。對一人的布施是無有厭倦、無有休息。對所有眾生亦是如此。菩薩行布施時,心不虛偽、不期望、不求名譽、中途不悔恨、不熱惱。祇是為專求一切智道、一切皆可捨、哀愍眾生、教化成熟眾生、皆令眾生安住在一切根本智與後得智而發心。
菩薩這樣迴向之時,發歡喜心。而經文敘述發此歡喜心時,菩薩是為令一切眾生得一百一十種利益安樂。
菩薩了知諸法的空性,沒有能作與所作的實體,而業報不失。遠離分別心,分別是世間知見,證入法性分別不起。這樣才是真實的學佛之人,從自性的體演化出生。你能如此善巧迴向,世間的疑惑全部除滅。
隨順是給眾生方便。但隨順是在根本智(般若)之後所起的妙用。隨順須要有智慧,明了細入因緣法,不起分別相;否則的話祇是無明業力,文字上的隨順。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9/5/2008)
三輪體空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則為了達一切諸法。則為承事一切諸佛。無有一佛而不承事。無有一法而不供養。無有一法而可滅壞。無有一法而可乖違。無有一物而可貪著。無有一法而可厭離。不見內外。一切諸法。有少滅壞。違因緣道。法力具足。無有休息。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菩薩摩訶薩。住此迴向時。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堅固不退。入深法性。修一切智。隨順法義。隨順法性。隨順一切堅固善根。隨順一切圓滿大願。具足隨順堅固之法。一切金剛。所不能壞。於諸法中。而得自在。
*************
菩薩觀察一切法 誰為能入此法者 云何為入何所入 如是布施心無住
菩薩迴向善巧智 菩薩迴向方便法 菩薩迴向真實義 於其法中無所著
心不分別一切業 亦不染著於業果 如菩提性從緣起 入深法界無違逆
不於身中而有業 亦不依止於心住 智慧了知無業性 以因緣故業不失
心不妄取過去法 亦不貪著未來事 不於現在有所住 了達三世悉空寂
*************
昨天讀誦的華嚴經第二十八卷「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六」,是敘述十迴向位的第六位「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又稱「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
菩薩住此善根迴向之時,常為覺悟的心性所護持、懸念,堅固不退轉。深入真理,修習一切智慧,隨順真理的意義,隨順真理的體性,隨順一切堅固的善根,隨順一切圓滿的大願力。具足隨順堅固的真理,一切金剛(無比堅硬的東西)不能損壞之。在一切真理中而得自在。
菩薩在觀察一切真理,體會「三輪體空」:無作者(能入)、無受者(所入)、無所作之事(何為入)。這樣布施心無所執著。
菩薩以善巧智、方便法、真實義迴向善巧智、方便法、真實義。於此真理中無所執著。
不起分別一切行業的心,亦不染著於業果。正如菩提自性依因緣法而示現,深入法界無有不隨順。業報不是藏在身中,也不是依止在心上。有智慧明徹業性無體(是空),由因緣法故業性不失(在緣起法界業性不失)。
心不著於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活在當下。
我想補充的是以布施者而言是要行「三輪體空」,但在受恩者而言,便須持有感恩的心。立場不同,要持不同的態度。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8/5/2008)
Tuesday, May 27, 2008
用智慧而行布施
是為菩薩摩訶薩施連膚髻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其心寂靜。皆得圓滿。諸陀羅尼。究竟如來一切種智。十種力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眼時。於其乞者。心生愛樂。為設施會。增長法力。捨離世間。愛見放逸。除斷欲縛。修習菩提。隨彼所求。心安不動。不違其意。皆令滿足。而常隨順。無二捨行。以此善根。如是迴向。…
菩薩如是。施耳鼻時。心常寂靜。調伏諸根。免濟眾生。險惡諸難。生長一切。智慧功德。入大施海。了達法義。具修諸道。依智慧行。得法自在。以不堅身。易堅固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鼻時。如是迴向。… 安住堅固。自在地中。能以牙齒。施諸眾生。… 若有人來。從乞舌時。於乞者所。以慈悲心。軟語愛語。… 以頭布施諸來乞者。… 以其手足。施諸眾生。… 壞身出血。布施眾生。… 見有乞求其身髓肉。歡喜軟語。… 。以心布施諸來乞者。… 若有乞求腸腎肝肺。悉皆施與。… 布施乞者。肢節諸骨。… 見有人來。手執利刀。乞其身皮。心生歡喜。… 以手足指。施諸乞者。… 請求法時。若有人言。汝能施我。連肉爪甲。當與汝法。… 求佛法藏。恭敬尊重。生難得想。有能說者。來語之言。若能投身。七仞火阬。當施汝法。… 為求正法。分別演說。開菩薩道。示菩提路。趣無上智。勤修十力。廣一切智心。獲無礙智法。令眾生清淨。住菩薩境界。勤修大智。護佛菩提時。以身具受無量苦惱。… 是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捨國城時善根迴向。… 是菩薩摩訶薩住三聚淨戒永斷殺業善根迴向。… 是為菩薩摩訶薩禁絕一切毀敗男形善根迴向。…
*************
昨天讀誦的華嚴經第二十七卷「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五」,是敘述十迴向位的第六位「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華嚴經用了三卷半「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四、五、六」的篇幅闡明「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
上品敘述菩薩的外施,這品敘述菩薩的「內施」—眼、耳、鼻、舌、身、血、骨、肉、心、肝…等等一切身上身內的器臟。「入一切平等」,所以,所施之物包括身外、身內的。身內的器臟隱喻菩薩在饒益眾生時,不惜奉獻用自己的身驅,無有吝嗇。所做的一切是為眾生離苦得樂,成就眾生的法身慧命。
第六迴向位的要領是「般若波羅蜜」而不是「布施波羅蜜」。雖然全品都是陳述布施,但布施須要智慧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如經文所述無量、無盡、無窮地布施,沒有大智慧,決不能辦到!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7/5/2008)
功德是對生命有價值及意義的行為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發善攝心。悉以迴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隨所施物。無量無邊。以彼善根。如是迴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種種。清淨上味。…施車乘時。…布施衣時。…常以種種。名華布施。…布施鬘時。… 布施香時。… 施塗香時。… 施床座時。… 施房舍時。… 施住處時。… 施諸燈明。… 施湯藥時。… 悉能惠施一切器物。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種種車。眾寶嚴飾。奉施諸佛。及諸菩薩。師長善友。聲聞緣覺。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眾妙寶車。奉施佛時。以此善根。如是迴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施菩薩等善知識時。… 布施僧時。… 布施聲聞。獨覺之時。
… 施諸福田。乃至貧窮。孤獨者時。…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象寶。… 布施座時。或施所處。師子之座。施於如來。第一福田。及諸菩薩。真善知識。賢聖僧寶。說法之師。父母宗親。聲聞獨覺。及以發趣菩薩乘者。或如來塔。乃至一切。貧窮孤露。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諸寶蓋。… 或施種種上妙幢幡。… 開眾寶藏。以百千億那由他。諸妙珍寶。給施無數。一切眾生。隨意與之。心無吝惜。以諸善根。如是迴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以種種。妙莊嚴具。而為布施。…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受灌頂。自在王位。…
*************
昨天讀誦的華嚴經第二十六卷「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是敘述十迴向位的第六位「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華嚴經用了三卷半「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四、五、六」的篇幅闡明「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
此品敘述菩薩於一切物、一切人布施時的心態,量度。「入一切平等」,所以,所施之物是無量無邊,而所施與之人亦無有高下。但這樣布施之時,所修的善根、功德、資糧是如何的迴向、拓大?
善根、功德是對生命有價值及意義的心性、行為。祇著重事相上的布施、為了行善而布施、布施時不擇手段、為名為利而布施、…等等所收的業報,截然不同。布施前的發心、布施中的過程、與布施後的計較,若不情淨,繞著貪瞋癡糾纏,後果是三途六道的苦難。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方法,都要帶著警覺性及情淨心!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6/5/2008)
Sunday, May 25, 2008
無盡功德藏
在第五「無盡功德藏迴向」菩薩是以「禪定波羅密」於念念中,得不可說不可說十力地。…善根具足,大願成就。他的心量彌大廣博,與一切智慧齊等。於一念中,悉能周遍無量佛剎。智慧力無有限量,了達一切諸佛境界。於一切佛得深信解,住無邊智。菩提心力,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
雖然無盡功德藏的重點在禪定,但其餘的九波羅蜜也要用上,否則的話不能無盡地修習善根。而修習到的善根,又無盡地迴向,修一切福德。以一切善根迴向時,又得十種無盡藏。如是無窮無盡地修習善根,迴向,修習善根,迴向…無有盡極。
今天我的女兒問我,她的名字「啟乘」是什麼意思?我告訴她,啟乘是啟發大乘之心,「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在她出生時,這是她的母親,我的志願,我亦希望是她長大後的志願。自從發了這個志願,我所受的苦,一天比一天少,而快樂一天比一天多。甚至我周遭的每個人,都很幸福快樂!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我心性上的提昇,而我的幸福又感染到身邊的人。因緣是很微妙的東西,祇要信、受、奉、行佛法,極樂世界便會兌現在您的前面。別想太多,用心去幹才對。無盡藏的功德等著您的開發!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得不可說不可說十力地。具足一切福德。成就清淨善根。為一切眾生福田。此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意摩尼功德藏。隨有所須。一切樂具。悉皆得故。隨所遊方。悉能嚴淨。一切國土。隨所行處。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皆悉清淨。攝取福德。修治諸行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修一切菩薩行。福德殊勝。色相無比。威力光明。超諸世間。魔及魔民。莫能瞻對。善根具足。大願成就。其心彌廣。等一切智。於一念中。悉能周遍。無量佛剎。智力無量。了達一切諸佛境界。於一切佛。得深信解。住無邊智。菩提心力。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無盡功德藏迴向。
…………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5/5/2008)
經文的引證
菩薩如是。積集善根。成就善根。增長善根。思惟善根。繫念善根。分別善根。愛樂善根。修習善根。安住善根。
…………
佛子。菩薩摩訶薩。所有善根。皆以大願。發起正發起。積集正積集。增長正增長。悉令廣大。具足充滿。
佛子。菩薩摩訶薩。在家宅中。與妻子俱。未曾暫捨菩提之心。正念思惟薩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令入菩薩智。令成熟解脫。雖與同止。心無所著。以本大悲。處於居家。以慈心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清淨道。無所障礙。菩薩摩訶薩。雖在居家。作諸事業。未曾暫捨一切智心。所謂。若著衣裳。若噉滋味。若服湯藥。澡漱塗摩迴旋顧視。行住坐臥。身語意業。若睡若寤。如是一切諸有所作。心常迴向薩婆若道。繫念思惟。無時捨離。為欲饒益一切眾生安住菩提。無量大願。攝取無數廣大善根。勤修諸善。普救一切。永離一切憍慢放逸。決定趣於一切智地。終不發意。向於餘道。常觀一切諸佛菩提。永捨一切諸雜染法。修行一切菩薩所學。於一切智道。無所障礙。住於智地。愛樂誦習。以無量智。集諸善根。心不戀樂一切世間。亦不染著所行之行。專心受持諸佛教法。菩薩如是。處在居家。普攝
善根。令其增長。迴向諸佛。無上菩提。
…………
昨天讀誦的華嚴經第二十四卷「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是敘述十迴向位的第二至第四位。
在第二「不壞迴向」菩薩是以「持戒波羅蜜」如是積集、成就、增長、思惟、繫念、分別、愛樂、修習、安住善根。
在第三「等一切諸佛迴向」菩薩以大願發起、積集、增長善根。菩薩雖在家宅中,末曾暫時捨離菩提之心。時常正念思惟「薩婆若境」。自度度他令得究竟。以善巧方便教化自己的眷屬,令他們入菩薩智慧,令他們成熟解脫。雖然一起,心無所執著。以大悲為本,處於居家。以慈悲心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清淨道,無所障礙。雖在居家作各種事業,未曾暫時捨離一切智心。所謂:若著衣裳、若噉滋味、若服湯藥、澡漱塗摩迴旋顧視、行住坐臥、身語意業、若睡若寤、如是一切種種所作,心常迴向「薩婆若道」。繫念、思惟,無時捨離。
為欲饒益一切眾生安住菩提,無量大願攝取無數廣大善根。
勤修諸善,普救一切,永離一切憍慢放逸。
決定趣於一切智地,終不發意,向於餘道。
常觀一切諸佛菩提,永捨一切諸雜染法,修行一切菩薩所學。於一切智道無所障礙。
住於智地,愛樂誦習,以無量智。集諸善根。
心不戀樂一切世間,亦不染著所行之行,專心受持諸佛教法。
菩薩如是處在居家,普攝善根令其增長,迴向諸佛無上菩提。
其實祇要我們的心性是在正確的菩提道上,我們的一言一行自然與菩提道相應。不用特別的做有所作為的事情。經文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引證,而不是要我們刻意的作為。我們的言行合符經文所引述的菩薩功業,我們便是在正確的菩提道上;反之,我們是背道而馳。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4/5/2008)
十迴向位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十三卷 兜率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四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萬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從萬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來詣佛所。其名曰。
金剛幢菩薩。堅固幢菩薩。勇猛幢菩薩。光明幢菩薩。智幢菩薩。寶幢菩薩。精進幢菩薩。離垢幢菩薩。星宿幢菩薩。法幢菩薩。
所從來國。謂妙寶世界。妙樂世界。妙銀世界。妙金世界。妙摩尼世界。妙金剛世界。妙波頭摩世界。妙優缽羅世界。妙栴檀世界。妙香世界。各於佛所。淨修梵行。
…………
昨天讀誦的「兜率宮中偈讚品」是華嚴經十迴向法門的第二品。經文列出十大菩薩讚歎世尊的偈語。
菩薩是依據他們所兌現出的德行而命名。這十大菩薩是金剛幢菩薩、堅固幢菩薩、勇猛幢菩薩、光明幢菩薩、智幢菩薩、寶幢菩薩、精進幢菩薩、離垢幢菩薩、星宿幢菩薩、法幢菩薩。此十大菩薩修清淨梵行(十行位),善根、福德、資糧俱足後再拓大他們的修行(迴向位)。
很多佛子,咀巴上讚歎佛法的殊勝,但不能坐然起行,在行動上維護、推廣、弘揚真正的佛法。以至佛法給人誤解、導人迷信,遠離正道。常有人問我,怎樣分別某人學的是正法或邪道?我個人認為學佛後,某人的人格與行為有否改進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學佛就是讓人性的德行彰顯出來。德行不能彰顯,定必是修學出了差池。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一
佛子。菩薩摩訶薩迴向有幾種。佛子。菩薩摩訶薩。迴向有十種。三世諸佛。咸共演說。何等為十。
1) 一者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2) 二者不壞迴向。
3) 三者等一切諸佛迴向。
4) 四者至一切處迴向。
5) 五者無盡功德藏迴向。
6) 六者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
7) 七者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8) 八者真如相迴向。
9) 九者無縛無著解脫迴向。
10)十者入法界無量迴向。
華嚴經中的「十迴向位」是:
1) 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一波羅蜜,布施。
2) 不壞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二波羅蜜,持戒。
3) 等一切諸佛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三波羅蜜,忍辱。
4) 至一切處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四波羅蜜,精進。
5) 無盡功德藏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五波羅蜜,禪定。
6) 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六波羅蜜,般若。
7) 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七波羅蜜,方便。
8) 真如相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八波羅蜜,願。
9) 無縛無著解脫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九波羅蜜,力。
10) 入法界無量迴向 —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十波羅蜜,智。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3/5/2008)
Friday, May 23, 2008
善根
修行的次序約略可分如下:
前行—修行前資糧的積集,人格的糾正,正知見的認識
正行—安住,修行、擴大所修的法門
妙行—修行成就後所生的妙用
十迴向是十行位(正行)的拓展、擴大,要領在於善根的種植、培育、積集、成就。經文提點我們,要無有薺限地培養善根;善根俱足,法身慧命便可兌現。
很多人抱怨生活艱難,其實是他們前輩子不修善根。事相上做善事或好事,修的是人天福報。福報有用盡的時候,苦難隨之而降臨。修習善根是心性上的從劣根性(如貪瞋癡)轉化到善根性(如真善美、戒定慧)的培育,善根堅固,生生世世跟隨著你。其實,學佛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祇要我們在心性上下功夫,培育善根,幸福美滿就會自然跟我們結下不解之緣!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十二卷 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
爾時世尊。復以神力。不離於此菩提樹下。及須彌頂。夜摩天宮。而往詣於兜率陀天。一切妙寶所莊嚴殿。時兜率天王。遙見佛來。即於殿上。敷摩尼藏師子之座。其師子座。天諸妙寶之所集成。過去修行。善根所得。一切如來。神力所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善根所生。一切如來。淨法所起。無邊福力之所嚴瑩。清淨業報。不可沮壞。觀者欣樂。無所厭足。是出世法。非世所染。一切眾生。咸來觀察。無有能得究其妙好。
…………
爾時如來。大悲普覆。示一切智。所有莊嚴。欲令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世界中眾生。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長。已增長者。令其清淨。已清淨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心調伏。觀甚深法。具足無量智慧光明。發生無量廣大之心。薩婆若心。無有退轉。不違法性。不怖實際。證真實理。滿足一切。波羅蜜行。出世善根。皆悉清淨。猶如普賢。得佛自在。離魔境界。入諸佛境了知深法。獲難思智。大乘誓願。永不退轉。常見諸佛。未曾捨離。成就證智。證無量法。具足無邊福德藏力。發歡喜心入無疑地。離惡清淨。依一切智。見法不動。得入一切菩薩眾會。常生三世。諸如來家。世尊所現。如是莊嚴。皆是過去。先所積集。善根所成。
…………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2/5/2008)
Thursday, May 22, 2008
十無盡藏
爾時功德林菩薩。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
當說今說。何等為十。
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是為十。
…………
佛子。此十種無盡藏。有十種無盡。令諸菩薩。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何等為十。
饒益一切眾生故。 以本願善迴向故。 一切劫無斷絕故。
盡虛空界悉開悟心無限故。 迴向有為而不著故。 一念境界一切法無盡故。
大願心無變異故。 善攝取諸陀羅尼故。 一切諸佛所護念故。
了一切法皆如幻故。
昨天讀誦的「十無盡藏」經文首先列出十無盡藏是什麼,跟著詳細說名每一藏的修行要領及功德。這十無盡藏是「十行」法門的最後一品,也是「十行」法門的總持;修行「十行」法門都要以無盡的信、戒、慚、愧、聞、施、慧、念、持、辯為核心。
經文的結尾陳述此十無盡藏又有十種無盡令菩薩究竟成就無上的覺悟。此十無盡是:
1. 饒益一切眾生
2. 以菩薩的本願力善加迴向
3. 一切時空無有間斷、絕滅
4. 盡虛空界,悉開悟心無限
5. 迴向世間的有為法而不執著
6. 一念的境界涵蓋一切法無有盡極
7. 大願心無有變異
8. 善攝取一切總持法
9. 一切覺性所加護、緣念
10. 了悟一切法皆是如幻、無有實性
華嚴經的思惟模式是重重無盡,每一「個體」都涵蓋「總體」的所有特徵,祇是著重(呈顯)的質量各有不同。所以不論什麼法門,都是靠無盡的超越、提昇、證入……這個無止境的超越過程本身就是至於至善的境界,沒有所謂的此岸與彼岸。你您能否體會得到?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1/5/2008)
Wednesday, May 21, 2008
難得行
菩薩如是。成就難得智慧心。修習諸行。於三惡趣。拔出眾生。教化調伏。安置三世。諸佛道中。令不動搖。復作是念。世間眾生。不知恩報。更相讎對。邪見執著。迷惑顛倒。愚癡無智。無有信心。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是我所修。菩薩行處。設有知恩。聰明慧解。及善知識。充滿世間。我不於中。修菩薩行。
何以故。我於眾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以一字。讚美之言。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但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其清淨。永得出離。
何以故。於眾生中。為明導者。法應如是。不取不求。但為眾生。修菩薩道。令其得至安隱彼岸。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難得行。
昨天讀誦的「十行品」中的第八行(難得行或稱尊重行)有以上數句。
華嚴經中的「十行位」是:
(1) 歡喜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一波羅蜜,布施。
(2) 饒益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二波羅蜜,持戒。
(3) 無瞋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三波羅蜜,忍辱。
(4) 無盡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四波羅蜜,精進。
(5) 離癡亂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五波羅蜜,禪定。
(6) 善現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六波羅蜜,般若。
(7) 無著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七波羅蜜,方便。
(8) 尊重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八波羅蜜,願。
(9) 善法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九波羅蜜,力。
(10)真實行—修行要領或下手處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十波羅蜜,智。
菩薩以無比的願力成就難得的智慧心。在三惡道中,教化眾生。顧念眾生不知報恩,互相讎對,執著邪見,迷惑顛倒,愚癡無智慧,無有信心,跟隨惡友,建立惡見解,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菩薩在這樣的場所,修行菩薩道。而不在充滿知恩,聰明慧解及善知識的世間中,修菩薩行。
菩薩並不區分,並不冀望,乃至不求一絲一毫以及一字的讚美之言。盡未來所有的生生世世修菩薩行。未曾有一念祇為利己,但求度脫一切眾生令他們清淨,永得出離苦惱的逼迫。
菩薩作為眾生的明導師。真理就是如此,不取不求。但為眾生而修菩薩道,令他們得至安隱的岸上,得成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般的修行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難得行。
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修行是需要無比的願力及慈悲心。但惡劣的外境是被業力所牽引,還是由願力所推動,兩者產生的果報就大有差異。不怕環境惡劣,祇怕自己的願力及慈悲心不夠。惡劣的情境,也就是願力及慈悲心的訓練場。
以上是我的一點體會。
自從用了啟示法誦經,每次誦經時集中力及警覺性增強了很多。因為妄想一來,就不能了解經中的義理。集中力及警覺性的提高又加強了對經文的了解,如此展轉雙益,受惠良多。加上每天把啟示寫下,內心的喜悅非筆墨可以形容。惟有感恩、感恩、再感恩。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0/5/2008)
Monday, May 19, 2008
精進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違逆行。
此菩薩。修諸精進。所謂。第一精進。大精進。勝精進。殊勝精進。最勝精進。最妙精進。上精進。無上精進。無等精進。普遍精進。性無三毒。性無憍慢。性不覆藏。性不慳嫉。性無諂誑。性自慚愧。
終不為惱一眾生故。而行精進。
但為斷一切煩惱故。而行精進。
但為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進。
但為除一切習氣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眾生界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眾生。煩惱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眾生。心樂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眾生。境界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眾生。諸根勝劣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眾生。心行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佛法。根本性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佛法。平等性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三世平等性故。而行精進。
但為得一切佛法。智光明故。而行精進。
但為證一切佛法智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佛法。一實相故。而行精進。
但為知一切佛法。無邊際故。而行精進。
但為得一切佛法。廣大決定。善巧智故。而行精進。
但為得分別演說一切佛法。句義智故。而行精進。
昨天讀誦的「十行品」中的第四行(無違逆行、無屈撓行或稱無盡行)有以上數句。
華嚴經中的「十信」位是修行的前行階段,聚積資糧。
「十住位」又稱「初賢位」是「正法行」的證知為要,境成就也。
「十行位」又稱「中賢位」是「隨緣行」的證行為要,行成就也。
「十迴向位」又稱「上賢位」是「總持行」的證得為要,果成就也。
而最後的「十地位」又稱「十聖位」是菩薩的果地。
十行品中的每一行都精彩絕倫,但個人偏好第四行的「無屈撓行」或稱「無盡行」。而修無盡行的要領或下手處就在十波羅蜜中的「精進波羅蜜」。
全方位的精進大約可分為十方面:第一精進、大精進、勝精進、殊勝精進、最勝精進、最妙精進、上精進、無上精進、無等精進、普遍精進。
而我們精進是為斷一切煩惱,為拔一切惑本,為除一切習氣故,為知一切眾生界故,為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為知一切眾生煩惱,為知一切眾生心樂,為知一切眾生境界,為知一切眾生諸根勝劣,為知一切眾生心行,為知一切法界,為知一切佛法根本性,為知一切佛法平等性,為知三世平等性,為得一切佛法智光明,為證一切佛法智,為知一切佛法一實相,為知一切佛法無邊際,為得一切佛法廣大決定善巧智,為得分別演說一切佛法句義智故。
經文為可要煩復地序述如何行精進?它要我們感受到精進是什麼一會事,而不是給我們精進的定義或界限。
精進不是忙碌,而是無有間斷、不辭勞苦、無有疲厭地把心安住在覺悟的菩提道上,帶著覺性,做一切饒益眾生的方便。久而久之,我們的貪瞋癡便會被常樂我淨所代替。
十波羅蜜中,這法門與我最相應,因為我的惰性實是利害!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19/5/2008)
如來歡喜
爾時。法慧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神力。而說頌言
心住菩提集眾福 常不放逸植堅慧 正念其意恒不忘 十方諸佛皆歡喜
念欲堅固自勤勵 於世無依無退怯 以無諍行入深法 十方諸佛皆歡喜
佛歡喜已堅精進 修行福智助道法 入於諸地淨眾行 滿足如來所說願
如是而修獲妙法 既得法已施群生 隨其心樂及根性 悉順其宜為開演
菩薩為他演說法 不捨自己諸度行 波羅蜜道既已成 常於有海濟群生
晝夜勤修無懈倦 令三寶種不斷絕 所行一切白淨法 悉以迴向如來地
菩薩所修眾善行 普為成就諸群生 令其破闇滅煩惱 降伏魔軍成正覺
如是修行得佛智 深入如來正法藏 為大法師演妙法 譬如甘露悉霑灑
慈悲哀愍遍一切 眾生心行靡不知 如其所樂為開闡 無量無邊諸佛法
進止安徐如象王 勇猛無畏猶師子 不動如山智如海 亦如大雨除眾熱
時法慧菩薩。說此頌已。如來歡喜。大眾奉行
昨天讀誦的「明法品」結尾是以上數句。
海雲和上教導我們用啟示法誦經。每次誦經完畢,寫下經文對自己的啟示。每天一個或以上的啟示。一年下來,就有三百多個啟示,十年下來,便有三千多個啟示。這樣不斷地精進、精益求精、深耕、用心,功夫就會自然熟練,水到渠成。朝著真、善、美的方向前進,遠離貪、瞋、癡的障惑,日子久了,資糧俱足,身心清淨,「三世間」很自然地圓滿。
三世間是智正覺世間、眷屬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是內心的智慧與覺悟指數。「眷屬世間」是身邊的人際關係指數。「器世間」是所遇的一切事物指數。這三個指數(世間)合共起來構成我們的幸福指數。
想活在幸福的三世間,應把心念時時刻刻放在真、善、美的菩提道原點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祇要原點 (動機、發心) 正確,不忘正念,喜悅之心會悠然而生,又可稱為「如來歡喜」或自性歡喜。自心喜悅更進一步會成為精進的原動力,無有懈倦地修學清淨的真理,因而得到福德助道資糧,利樂一切眾生。它的義理就可比喻像骨牌子的倒褟。
所以踏出正確的第一步很是重要。第一步正確,成道是早晚之事。第一步正確,「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確與否,就看能不能讓「如來歡喜」。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18/5/2008)
Saturday, May 17, 2008
觀行相應
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
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
聞已應起大慈悲心。
觀察眾生。而不捨離。
思惟諸法。無有休息。
行無上業。不求果報。
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
於諸法中。不生二解。
一切佛法。疾得現前。
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在華嚴經裡,個人最喜歡的是「賢首品」、「梵行品」和「普賢行願品」。「賢首品」是前行(修行前的資糧培養)、「梵行品」是正行(正式在修行要下的功夫)、「普賢行願品」是妙行(修行成就後所產生的妙功用)。
昨天讀誦的「梵行品」結尾是以上數句。
如來十力是: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
修行人在正式修行時,應細心觀察自性(如來)的十種智力。
每一種自性智力都有無限量的意義。全悉深入諮詢。
知道自性有如此十種智力就應生起廣大的慈悲心。
觀察眾生的心行而不離棄眾生。
心常思惟一切真理,無有遍刻的休息。
做一切饒益眾生的事業而不計較報籌。
徹了知道所有境界,好比幻像、好比夢境、好比影像、好比聲響、亦好比變化。(都不是永恆不變的)
若然各位菩薩能如是「觀行相應」。於所有真理中,不產生錯誤的見解。一切佛法都會兌現在眼前。初發菩提心時,立刻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Anuttara Samyak Sambodhi) 。了知一切真理,是心的自性呈顯,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覺悟是不能倚靠心外的任何東西。
「觀行相應」即所觀察的理論與身體的行動是一致的。觀察到佛法的殊勝,便自然用心修學,用心修學便自然證取到佛法的殊勝。不用心修學,那能證取到佛法的殊勝?觀與行是互動的。
佛法認為有永恆的生命,稱之為「法身慧命」。凡夫的法身慧命被無明與貪、瞋、癡所矇蔽,因而沉淪生死。修行就是培育我們的善根,清淨我們的貪瞋癡,讓我們的法身慧命兌現出來。明白生死的實況,我們才會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不會執著過眼雲煙的功名利祿,而用心在法身慧命的兌現。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17/5/2008)
Friday, May 16, 2008
自心
爾時功德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諸法無真實 妄取真實相 是故諸凡夫 輪迴生死獄
言辭所說法 小智妄分別 是故生障礙 不了於自心
不能了自心 云何知正道 彼由顛倒慧 增長一切惡
不見諸法空 恒受生死苦 斯人未能有 清淨法眼故
我昔受眾苦 由我不見佛 故當淨法眼 觀其所應見
若得見於佛 其心無所取 此人則能見 如佛所知法
若見佛真法 則名大智者 斯人有淨眼 能觀察世間
無見即是見 能見一切法 於法若有見 此則無所見
一切諸法性 無生亦無滅 奇哉大導師 自覺能覺他
勝慧先已說 如來所悟法 我等從彼聞 能知佛真性
昨天讀誦華嚴經第十六卷,得到以下的一點啟示。
凡夫(沒有覺性的人)著重形相(功名利祿),以為是實在的。在名利場中打滾的人,其實是活在生死的牢獄裡。言語文字所表的法義,小智慧的人妄加分別,反而障礙對真理的認知,不能了悟心的自然面貌;不能了解心的運作,那有可能認識正確的菩提道?智慧被顛倒,一切的惡業應運而生。不見一切真理無實在的體性,長期受苦樂的折騰,這是由於此等人沒有清淨的法眼。
往昔以來我所受的苦報,是因為不懂運用覺悟的心性(或能力) 。因此應該清淨人人皆有的法眼,觀照一切事情的實相。若能懂得運用心性,便不會執著取捨。這樣的人則能體驗覺悟者所了知的真理。若然體驗到真理的本體,則是有大智慧之人。他們有清淨的慧眼與法眼,可以觀察世間的實況。
沒有意識形態的感受才是真實的「如理所見」,能洞察一切真理。於真理有絲毫的意識形態,都摸不著真理的邊際。一切真理就是本然存在,從來沒有出生或消滅過。神奇的大導師(佛陀),能讓自己覺悟,也能讓他人覺悟。
勝慧菩薩先前已說明,自性(如來) 所證悟到的真理。我們聽聞他所演譯的,也能了知及覺悟到真理的本體。
*****
五眼:「肉眼」看見有形相之物。「天眼」無阻礙看見有形相之物。「慧眼」觀察無形的事理。「法眼」徹了世間與出世間的真理。「佛眼」圓融所見及能見。
*****
學佛是修學「心的運作」,明白心識的生起、流轉、還滅。從而了解自己的心及他人的心的運作。能掌握心識的流轉,就能解脫、自在、無有恐怖。
要能了解、觀察心的運作就需高度的定力了!而定力是靠善根的培養。所以基本的三十七道品是不可缺少的資糧。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16/5/2008)
寂靜
又放光明名寂靜 此光能覺亂意者 令其遠離貪恚癡 心不動搖而正定
捨離一切惡知識 無義談說雜染行 讚歎禪定阿蘭若 是故得成此光明
昨天讀誦華嚴經第十五卷,看到以上的偈句,很是觸動到我的心靡,想與大家分享。
三星期多之前,我每天的功課祇是打坐,感覺上缺少了誦經。但惰性又讓我提不起勁多加功課。幾日後,收到一個陌生母親的來電,對我訴說她女兒的不幸,精神出了狀況,問我知否如何可以幫到她。我給她一番安慰與開解之後,承諾我會為她的女兒讀誦八十卷華嚴經、迴向希望她能隨緣消業。昱日我的功課就多了一卷華嚴經。轉眼間已讀了十六卷,八十卷的華嚴經也不用三個月便可誦完一遍。這是我今次誦華嚴經的緣起。感恩師姐給我精進的原動力。
人的心念力量影響之大,實是不可思議!祇是心念一動,法界中與你有緣的因便會靠攏過來。所以惡的事情,想也別想,何況是做!
言歸正轉。上述的偈句,讓我感受到下列幾點:
光明是利益眾生的一切方便、事情、作用。特別是能讓眾生反迷成悟的正見。
「寂靜」的作用可令意亂的心,遠離貪恚癡(或名貪婪、瞋恚、愚痴)。
心不動搖是「正定」。華嚴禪的要領就是「置心一處,使心不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禽擇木而棲。所以一切惡知識(特別是讓我們產生錯誤知見的人)、無意義的談說及不淨的行為都應捨離。
讚歎不祇是咀巴上說說,而是更要身體力行,修學禪定的功夫,才是真的讚歎。
這樣不斷的的修學我們便可體驗、證入「寂靜」的境界,同時發揮「寂靜」的作用。華嚴的大、方、廣在此可以見證。因果是可以同時的。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在此先謝過。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15/5/2008)
人間有情
認識明德師兄不足兩個月。我倆素未眸面,祇通過多次電話及電郵。師兄與我是道上會,他是我菩提道上遇到的一個良師益友。在我人生的低潮期,師兄的關懷備致,雪中送炭,令我感到人間有情。
師兄的容貌和背景,我並不清楚。但師兄的為人,卻令我敬佩。師兄的病人是小朋友,也許他也把我當作他的小病人看待,愛護有加。我們有著一個共通的人生觀,就是對「法」的熱衷、對「華嚴」的投入。
感謝上天對我的眷戀,把我那顆冰冷了的心,藉著師兄的熱誠,重新溫暖起來。為了報答師兄的關懷,我立意痛定思痛,重新振作起來。我已找到人生的一個新目標。和上常教晦我們:參禪就是邁向未知的領域、活出燦爛的人生。讓我朝著我的新目標前進,讓我心中剛再燃亮的熱和光,傳送到我周遭的每一個人!
感恩三寶!感恩明德師兄!更加感恩您—聆聽我的心聲!
(14/5/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