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9, 2008

菩薩是自性中的一個德行

昨天讀誦華嚴經第五十六卷「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四」。《離世間品》敘述普慧菩薩問普賢菩薩的二百條修行的問題,然後普賢菩薩為每個問題提出十個答案,共二千個答複。經讚云:「普光三會,萬行圓修,普賢瓶瀉二千酬,苦海泛慈舟,一句全收,法義一齊周。」

此卷涵蓋第八十三至一百一十五題目,共三十三問題,三百三十個答案。

第九十六個修行的問題是何謂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畏」?而十種無畏的第八無畏是:

「佛子。菩薩摩訶薩。智慧方便。悉已通達。菩薩諸力。皆得究竟。常勤教化一切眾生。恒以願心。繫佛菩提。而為悲愍眾生故。成就眾生故。於煩惱濁世。示現受生。種族尊貴。眷屬圓滿。所欲從心。歡娛快樂。而作是念。我雖與此眷屬聚會。不見少相而可貪著。廢我修行。禪定解脫。及諸三昧。總持辯才。菩薩道法。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已得自在。到於彼岸。修菩薩行。誓不斷絕。不見世間。有一境界。而能惑亂菩薩道者。以不見故。心得無畏。究竟到彼大無畏岸。以大願力。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是為菩薩第八無畏。」

菩薩摩訶薩的智慧、方便、諸力行,皆得究竟。常勤教化一切眾生。恒以大願心,繫念於覺悟的菩提道上。但為而為悲愍眾生、成就眾生,於煩惱濁世中,示現受生。菩薩受生時生尊貴種族家,眷屬圓滿。所欲從心,歡娛快樂。菩薩而作是念:我雖然與此眷屬聚會,不見有微少的色相而可貪著,荒廢我的修行、禪定解脫及各種三昧、總持辯才、菩薩道法。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已得到自在,到於彼岸,修菩薩行誓不斷絕。不見世間有一境界,而能惑亂菩薩道者。由於不見到任何境界能惑亂菩薩道,所以心得無畏,究竟到達大無畏彼岸。以大願力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是為菩薩第八無畏。

這段經文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菩薩受生時生尊貴種族家,眷屬圓滿。從心所欲,歡娛快樂。若然我們不把菩薩擬人化,而把「菩薩」看作成自性中的一個德行。當德行兌現、呈顯(受生)之時,它一定是出自於我們尊崇、高貴的自性海中(生尊貴種族家),因緣、福德,善根(眷屬)圓滿具足。生尊貴種族家,眷屬圓滿是德行兌現(菩薩受生)的因,從心所欲歡娛快樂是兌現(受生)的果。

已成就的「德行」是不會貪著色相、福報、善根而防礙菩提道。大的德行是消遙自在的,在覺悟的路上不會磨滅的、斷絕的。世上無一境界能昏惑擾亂已成就的德行,自性海中的真如心是無有畏懼,究竟到達大無畏的終極目標。

無論遇到任何境界,我們一定要維持、守護、培育我們的德行。沒有健全的人格,那能成就德行(菩薩行)?德行一旦能彰顯,無有可畏。您願意把您自性海中的德行彰顯出來嗎?除了靠努力修行,別無他途!

我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亦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的任何學佛心得。讓我們在菩提道上一起努力!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25/6/2008)

No comments: